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9月21日讯(谭祥军 晓柯)近日,记者在采访中惊闻十堰市竹溪藏有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兆页的《相马图》和《饮马图》,并有幸在竹溪县文物管理所亲眼目睹了这一珍品。
《相马图》描绘的是一棵古松柏树下相马人正手托黑马头部观察马嘴,另有一匹枣红马悠闲地俯首食草,款题为:“试看马寿加增数,不枉燕台市骨重。松雪斋主人子昂写并题。”画上有篆印阳文“赵氏子昂”四字。
《饮马图》画的是:古柳树下一人背着双手观察黑马吃料,前边一小桥流水,桥下一泓溪流,右下侧一人牵着枣红马欲向桥上走去。款题为:“疏柳长堤野望通,追风逐电势如龙,欲图神骏三千匹,不尽挥毫尺幅中。黄庆二年小春月吴兴赵子昂。”
2000年9月,十堰市博物馆的有关专家进行文物普查时对这两幅画做了鉴定,认为这两幅画是真品,属于国家二级文物。
据史料记载,赵孟兆页(1254-1322)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,是宋太宗之子赵德芳的十世孙。其26岁时,蒙古人消灭了南宋王朝建立元朝。元统治者慕其名,三次请其出仕。赵被迫出仕后,“被遇五朝,官居一品,名满天下”,位居人臣之极。
赵孟兆页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,其书法兼擅诸体,尤精楷体,其楷书端庄肃穆,雄强苍健,有“棉里藏针”之美称,后人称为赵体,与唐代颜真卿、柳公权、欧阳洵并称“四大楷书家”。在绘画方面,他是上接董(源)、巨(然),下开明清画风的巨匠。元、明、清三代绘画的发展中,赵孟兆页是当之无愧的领袖。
据竹溪县文物管理所文物研究员柯美新介绍,赵孟兆页的画以鞍马最著名,山水人物次之。现收藏于文物管理所的《相马图》和《饮马图》两幅元代绘画,是其鞍马人物和山水相结合的得意之作。此二图皆为纸本立轴,纵104厘米,横46厘米,是其59岁时所作。
柯美新介绍,二图的绘画风格和构图形制基本一致,所绘内容为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,表现的是文人隐士田园牧歌生活的真实写照,取江南山村水乡平原小景,画面气象萧疏,烟林清旷,一片宁静,鞍马、人物悠闲平和,隐寓“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”的天下太平盛世的良好祈愿和对元统治者(马背民族即蒙古游牧贵族)的歌颂。
两图为赵孟兆页绘画双璧,元明两朝一直秘藏皇宫内庭。明末,李自成攻陷北京,此二图为义军所得,后义军溃败,携大批宝藏进入湖北,几经辗转散失民间。清代乾隆年间,竹溪马家河翁氏在汉口获观此图,以重金购藏,并将名画带回竹溪。此后这两幅名画一直为翁氏家族珍藏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,政府收回翁氏家族的土地时,没收了大量文物,其中包括这两幅画,后来两幅画放在文物管理所收藏直到现在。
“这两幅珍贵名画经过近700年历史长河,流入竹溪,昔日帝王珍玩,今为竹溪人民共享,这是竹溪人民的幸事。” 柯美新说。

饮马图

相马图